• <object id="4a2yw"><u id="4a2yw"></u></object>
    <tbody id="4a2yw"><td id="4a2yw"></td></tbody>
  • 400-088-6078

    新聞動態

    疫情下的數據中心新運維

    2020-03-13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不僅因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還因為今年的春節過得有些艱難。2020,對數據中心運維意味著什么?         

                                              

    2020,從十三五規劃看數據中心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點之年。過去的五年間,我們見證了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見證了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應用,也見證了作為數字和信息應用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


    過去的五年間,數據中心無論從總體規模還是個體規模上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據中心運維市場也隨之快速發展。


    2021年中國IDC業務市場總規劃接近3000億元,以30%的年增長速度快速發展?!?span>

    -----科智咨詢


    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運維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744.7億元。這個樂觀的預測基于我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span>

    -----艾瑞咨詢


    由此可見,不斷壯大的業務要求對基礎設施運維工作提供了愈發嚴峻的挑戰。那么,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時點,我們不禁要問,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未來路在何方?


    2020,從新冠疫情看數據中心運維痛點


    2020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這個春節大部分人都是在家中度過的。為抗疫情,人們有責任和義務待在家中,但生活和工作不能停滯。由此我們見證了以線上教育、遠程會議、網絡購物為代表的一系列線上業務的井噴式爆發, “釘釘”成為了日活2億的“網紅”軟件。在這些線上應用爆發的背后有大量數據中心運維人員的無聲付出。許多數據中心運維團隊即使連軸轉也很難滿足爆發式增長的業務要求。同時,運維團隊的現場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感染風險。由此,傳統運維方式已不足于適應突發形勢的要求,其運維模式的痛點在這次新冠疫情中被放大。


    傳統運維模式完全以人為核心,所有運維工作皆依賴于人,運維人員即是數據中心能力的瓶頸,也是矛盾的集中點。隨著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規模也越來越大,飛速發展的業務使數據中心傳統運維模式的痛點愈發突出:


    (1)數據中心維護巡檢工作量大且重要

    在數據中心運維場景中需要進行日常設備巡檢的作業中,當巡檢人員面對數量較大的設備時,如果需要運維人員根據流程判斷每臺設備工作狀態,重復性的檢測工作會讓運維人員產生疲勞,實際情況經常出現敷衍了事。


    (2)數據中心人員要求高

    BANYANO機構調研統計,超過半數的數據中心管理者認為人員數量不夠和人員資質不夠是故障和事件發生的原因,而僅18%的數據中心認為自己運維人員配置充分滿足要求。由此可見數據中心人員要求高和高素質運維人才供給不足這對矛盾必將長期存在。


    (3)數據中心傳統運維模式存在隱患

    傳統運維監控基于數據中心動環系統和人員巡檢,而無論是動環系統還是人員巡檢,所采集的均為粗顆粒度數據,無法做到精細化數據的采集。這既有歷史建設原因,也有成本考慮,因此傳統運維模式存在的隱患將長期存在。


    (4)數據中心缺乏遠程管理現場的能力

    數據中心缺乏遠程管理現場的能力,所有的監控和決策均須運維人員在現場做出,即使有管理系統支持,但對于異常的表現細節仍需運維人員到現場確認,若運維人員無法短時間內到達現場(如本次新冠疫情),則無法快速排除異常和故障,進而影響服務可用性。



    2020,龍控智能運維機器人重構傳統運維模式


    基于上述背景和傳統運維模式痛點,“無人化”已成為數據中心運維關注的核心趨勢之一。無人化并非不需要運維團隊,而是構建以“人+智能”為理念的全新人機協同模式,使得人力、物力、時間等寶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隨著數據中心運維無人化趨勢日趨顯著,無人化運維產品和方案也逐步推向市場,而由我司推出的以智能運維機器人(以下下簡稱,龍控機器人)為核心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無人化運維方案是其中較為成熟并有落地應用的智慧解決方案。


    (1) 7*24小時自動運行,提供全時域運維服務




    數據中心傳統運維模式為保證7*24小時運維覆蓋,采用倒班制應對,連續的倒班會使人精神疲憊,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并且不利于保證團隊長期的戰斗能力。


    龍控機器人采用先進SLAM激光+多維超聲雷達融合定位導航技術,無需任何機房改造,即可完成運維區域的電子地圖構建,實現精確定位、自主導航、路徑規劃,無需任何人工操作;支持自主壁障功能,遇到障礙物機器人可自動感知,重新規劃運行路線,繼續完成運維工作;先進的電池管理技術支撐機器人實現超長時間巡航和低電量自主充電,為數據中心提供7*24小時全時域自動運維服務,在大大減少人力投入的基礎上,提升運維效益。


    (2)由受限空間向立體全空間擴展




    數據中心傳統運維模式通過現場巡檢方式巡查數據中心運行狀況,這種方式受限于人的物理限制,對于人無法觸及到的地方無法巡檢(如高空線纜槽、管路),實現的是非真正全空間的巡檢活動,在未觸及的空間留有故障隱患。


    龍控機器人采用行業首創的“雙升降”設計,實現了數據中心0~2.8m立體空間的多維度、多層次感知、采集和分析,將運維區域從受限空間擴展到立體全空間,從機柜、設備擴展到線纜槽、管路,從而可監控更廣的空間區域,避免了以往傳統人工運維的一些管理死角。


    (3) 智能巡檢提升數據中心可用性




    傳統數據中心運維模式依賴于人的經驗判斷,面對大量復雜且類型眾多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人員往往無法避免判斷失誤。另外,往往運維人員所巡檢的位置和維度較為固定,所收集的數據顆粒度較粗,所收集的數據維度較少(如無法留存現場圖像),數據準確性存疑,不能精細化地保證數據中心完全可控,出了問題,也不易追溯。


    龍控機器人融合“智能物聯技術+AI視覺識別+多維感知”,支持對數據中心設備、環境、狀態的自動感知、自動采集、自動識別、自動告警,實現對機房設備及環境狀態的全覆蓋,把控機房真實狀態,大大降低了誤檢、漏檢風險,提升了數據中心可用性。


    (4)遠程控制實現運維人地分離,打破運維空間限制




    傳統運維模式下現場確認必須由運維人員現場完成,當遇到突發事件,如機房發生有害氣體泄露,運維人員不適合第一時間進入機房進行現場確認,這會造成事件無法得到第一時間確認,從而影響故障的快速排除,影響可用性提供。


    龍控機器人支持集群管理和遠程控制,運維人員可在中控中心或者任何一個可以接入機器人管理平臺網絡的地方對網絡內的任意一臺機器人進行遠程控制,第一時間獲取現場真實情景,為及時排除問題提供有力支持。


    未來,數據中心“人+智能”將成為常態


    未來,我們可以想見,數據中心中“人+智能”,人機協同必將成為常態,人與機器人必將和諧共生,機器人將在更大的程度上減少人的勞動,最終向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化運維邁進。這是歷史的大潮,在這個大潮中,必將涌現出許多明星企業,而作為深耕數據中心行業二十余年的我們也會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攜手共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中文字幕亚洲无吗,国产亚洲日韩激情视濒,亚洲五月天色色天堂,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